2004年12月23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聚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精神毒品”催生网络富豪?
刘勇 苏宏杰

  2004年11月8日晚,上海某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公布了200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本季度净利润达到1.65亿元人民币,每股摊薄净收益达到2.20元人民币。
  对此,有报道说,该网络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董事长表示,“我们对第三季度业绩感到非常满意,我们预期,随着游戏继续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到我们的网站上,并增加他们在网站上的停留时间,未来会更乐观。”
    12月9日,陶宏开教授在兰州“帮助青少年戒除网毒记者见面会”上,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一些令青少年痴迷的网络游戏开发商,称他们不负责任地牺牲了诸多家庭和孩子。
  “一天也就玩2个小时吧,我们现在主要上学,没有时间。不像他们成年人,可以成天地在网吧玩,甚至‘包宿’。”
    12月15日,在沈阳市皇姑区北行附近一网吧里,一位高中生这样说,语气中充满了羡慕。
  网络游戏的副作用
  不久前,英国人胡润公布“2004IT富豪榜”,上海某网络发展有限公司CEO以88亿身家成为新首富。胡润称,在百富榜前10位中,这位CEO即使不是崛起速度最快的富豪,也是现今最年轻的富豪。1973年出生的他凭借《传奇》开创了网络游戏最辉煌的案例。
  简单说,《传奇》类游戏让用户可以通过扮演某一特定角色或以某种特定身份在虚拟世界中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交流。由于这类游戏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积累角色经验和增强自身能力,因此这类游戏的黏性较大,也就是说用户会花更长的时间来玩这些游戏。
  这类游戏的“黏性”有多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传奇》目前有着超过40万家的线上、线下销售终端遍布全国所有省市,全国有3.5亿的注册用户……
  有一个数据让人注意,在全国3.5亿注册用户中,有70%的人在网吧进行游戏,按照沈阳一位网吧老板的说法:“现在提起《传奇2》,从10岁至25岁的青少年们恐怕没有几个不知道的,甚至包括更大年龄段的人。事实上,网吧的大部分收入是靠网络游戏挣到的。网吧经营网络游戏一方面可以赚取顾客上网费用的钱,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卖‘游戏点卡’争取收入。”
  但在这条利益链上也会有不同声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上,有一份宣言里面指出:“网吧老板和网络游戏开发商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但通过几年的不平等合作关系,网吧老板成就了网络游戏开发商,而网络游戏的所有副作用,却全部转嫁给了网吧老板承担。”
  对于这句话中的“副作用”,沈阳的网吧老板的理解是:“孩子迷恋网络游戏从而带来的辍学、抢劫等社会问题”。
  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
  “2004年度中国文化产业十大杰出人物”、“2003年中国纳税百强”第七名、“2003年度中国文化产业企业五十强”……
  在这些名号下,很难统计到底有多少网络玩家在为这家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付费。
    2004年末,该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该公司C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能够作为首家网络文化企业获此荣誉,再次表明政府对网络游戏产业的支持以及对公司工作的肯定。
  一个疑问是:同样无法统计的网瘾少年家庭对此何感?
  有评论说,如果网络游戏不利用人性的弱点和监管的缺位,也许不能够成就如此之快。该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的上榜,意味着更强的示范性和更多的产业及社会问题。因为它的后面,跟随了一大群要加入网络游戏运营行列的红了眼的跟从者,而后面,是更大群的饥渴玩家。
  对有关专家关于网络游戏的副作用的说法,该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公关部李经理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这样的问题暂时不予置评。
  对于孩子的网瘾,李认为,起初因看武侠小说,有的人还跳楼,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以前还是被禁止的,而现在他是武侠大师。“有人跳楼,不是说金庸的武侠小说不好,而是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不能理智地接受。”
  中国管理科学院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名驹教授则认为,各个社会主体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目标,但是,在追求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不能把损害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代价。
  马表示,如果把网络游戏和毒品做比较,毒品主要是对人生理上的影响,网络游戏是对人心理上的影响,在某种角度上看,这两者对人有异曲同工的吸引力。未成年人毕竟缺乏自制力,如果长时间沉迷在虚拟的世界里,精神上的危害自然相当大,甚至有些孩子走向犯罪道路。
  “一个商人,不能只考虑自己对社会经济上的贡献,还应该考虑社会责任。最低的标准,应该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商人做的产品里应该有人性化的东西。”马名驹教授说。(刘勇 苏宏杰)